提到拔牙,很多人反应就是皱眉头。那种躺在牙椅上听着器械声响的紧张感,光是想想就让人手心冒汗。但你知道吗?其实拔牙没那么可怕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拔牙那些事——从为什么要拔牙,到术后怎么护理,全程避坑指南都在这里。
很多人以为牙齿有问题就得拔,其实不然。牙医通常会优先考虑治疗,只有以下情况才会建议拔牙:智齿横长顶坏邻牙、蛀牙无法修补、牙齿松动到影响咀嚼,或是正畸需要腾出空间。比如小张的智齿斜着长,经常塞食物还引发牙龈肿痛,这种就非拔不可。
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多生牙——正常人有28-32颗牙,但极少数人会长出多余的牙齿,它们可能挤占正常牙的位置,导致牙齿排列混乱。这种情况下,拔除多余的牙齿反而能保护口腔健康。
决定拔牙后,准备工作直接影响当天体验。首先,女性要避开生理期,这个阶段凝血功能较弱,容易出血不止。其次,高血压、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,可能需要调整用药。
建议选上午拔牙,因为下午出现突况时,医院大多有值班医生。记得穿宽松衣服,千万别空腹——低血糖可能让你在牙椅上头晕目眩。但也不要吃太饱,否则紧张时容易恶心。
躺上牙椅后,医生会先打麻药。现在普遍使用细针头,进针时像被蚂蚁叮一下。等嘴唇发麻后,你会感觉医生在晃动牙齿,但不会有痛感。如果是阻生智齿,可能需要切开牙龈,这时电钻声听起来吓人,其实全程。
特别提醒:如果过程中突然疼了,立刻举手示意!这可能是麻药没到位,医生会补打剂量。强行忍耐反而可能导致应激反应。
咬着棉球40分钟就能止血,千万别一直换棉球——频繁触碰伤口反而影响凝血。24小时内不能漱口、吐口水,血水咽下去就行。有个年轻小伙不信邪,拔牙后用力漱口,结果血凝块脱落引发"干槽症",疼得连夜挂急诊。
饮食从冰激凌、凉豆浆开始,6小时后可以吃温软的鸡蛋羹。记住!吸管、抽烟、舔伤口都是禁忌,这些动作产生的负压可能把血凝块"吸"掉。睡觉时垫高枕头,能减轻肿胀。
如果伤口缝了线,7天后要拆线。很多人以为拆完线就万事大吉,其实这时候牙槽窝还在愈合:
1. 不要用吸尘器式刷牙法!拆线后一周内,牙刷要避开伤口轻轻扫过。
2. 火锅烧烤再忍忍!辛辣食物和酒精少忌口两周。
3. 健身达人注意了!剧烈运动要暂停5-7天,否则可能引发继发性出血。

术后肿胀像含了核桃属于正常现象,前48小时可以冰敷(每次15分钟,间隔1小时)。但如果出现下列情况要立即复诊:
- 三天后疼痛突然加剧
- 嘴里有腐臭味
- 发烧超过38℃
这些可能是感染的信号,需要医生处理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找正规医疗机构比追求更重要。去年有位患者在街边诊所拔牙,因为器械消毒不导致颌骨感染,后续治疗费用反而是拔牙的十倍。健康这种事,真的省不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