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总感觉牙齿有个小洞,咬东西还会隐隐作痛?这很可能是龋齿在"敲门"了。很多朋友发现牙齿有黑线或小洞时,往往犹豫要不要做填充治疗,担心过程疼、费用高。今天我们就来龋齿填充那些事,帮你打消顾虑。
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面上有个小黑点,很多人觉得"不疼就不用管"。但龋齿就像埋在牙齿里的"定时炸弹":浅龋阶段细菌只攻击牙釉质,这时补牙只需要简单清理;发展到中龋会侵蚀牙本质,遇冷热会有刺痛感;若是拖成深龋伤到牙髓,就可能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怕的是某天突然牙疼得睡不着,那时候治疗费用和时间成本都会翻倍。
很多人对牙科椅有恐惧感,其实现代补牙早已不是"电钻轰鸣"的场景。正规机构的流程通常是:先给牙齿拍个小片子确定龋坏范围,表面麻醉后(如果需要)用微型器械去除腐质,消毒后填入树脂材料,后用特殊灯光固化调整咬合。整个过程大约20-40分钟,多数人在局部麻醉下几乎感觉不到疼痛。现在常用的纳米树脂材料不仅能匹配牙齿颜色,坚固度也接近天然牙。
目前主流材料有三种:银汞合金抗压性强但颜色显眼,适合后牙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保护牙齿,多用于儿童;复合树脂颜色自然且粘接牢固,适合前牙美学修复。选择时不必盲目追求高价,关键要看龋齿位置和大小。比如咀嚼力大的后牙区更适合耐磨材料,而门牙修补则优先考虑美观性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建议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先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用该侧咬硬物。有些人短期内会有轻微酸胀感,一般3-5天会自行消失。平时要注意:避免用补过的牙咬瓶盖、冰块等硬物;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线清洁;每年定期检查补牙材料是否完整。记住,补牙不是一劳永逸,维护得好一般能用5-10年。
孕早期(前3个月)除非急性疼痛,一般建议暂缓治疗;牙龈红肿化脓时需要先;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要提前告知医生。另外,极小且静止的釉质龋(仅表面发黑无实质缺损)可以加强清洁后观察,但需要医生判断。
发现龋齿越早处理越简单,别等到"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"。现在很多机构都有术前检查,不妨先做个口腔检查,让医生帮你制定个性化方案。毕竟牙齿要用一辈子,值得认真对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