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刷牙时发现嘴里长溃疡、白斑或起泡,以为只是"上火",其实可能是口腔黏膜病在作祟。这类疾病种类繁多,轻则影响进食,重则可能癌变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讲讲这个容易被忽视的口腔问题。
如果你经常遇到以下情况就要注意了:嘴唇或口腔内壁反复溃疡超过两周不愈合;口腔出现白色、红色斑块;舌头表面有灼烧感或麻木感;口腔干燥伴随黏膜脱皮。这些症状看似普通,但持续出现可能就是黏膜病变的信号。
1. 复发性口腔溃疡:俗称"口疮",黏膜表面出现圆形溃疡点,吃饭喝水都疼
2. 白斑病:黏膜上擦不掉的白色斑块,有癌变风险
3. 扁平苔藓:口腔两侧出现白色网纹,可能伴随糜烂
4. 口腔病:俗称"鹅口疮",黏膜上附着白色伪膜
5. 天疱疮:出现容易破裂的水疱,破后形成疼痛溃疡
6. 灼口综合征:舌头灼烧感明显但检查无异常
长期吸烟酗酒、爱吃烫辣食物、佩戴不合适假牙、习惯咬腮帮子等行为都在持续刺激黏膜。尤其要提醒爱嚼槟榔的朋友,槟榔碱会直接导致黏膜纤维化,增加癌变概率。建议40岁以上吸烟饮酒人群,每年做次口腔黏膜检查。
正规医疗机构会通过视诊、触诊初步判断,必要时采用黏膜活检、脱落细胞检查或特殊染色确诊。现在很多医院都有口腔黏膜专科门诊,比起普通牙科更能识别早期病变。提醒大家不要自行网购药物涂抹,有些激素类药膏可能掩盖病情。
根据不同类型,医生可能采用这些方法:
- 局部用药:含漱液、药膜、凝胶等直接作用于患处
- 物理治疗:激光、冷冻等方式促进溃疡愈合
- 全身治疗:针对免疫系统问题引起的黏膜病
- 手术治疗:适用于可疑癌变或顽固性病变
要注意的是,像白斑病等癌前病变需要定期复查,一般3-6个月就要随访一次。
1. 选择软毛牙刷,避免摩擦损伤黏膜
2. 使用含氟漱口水时避开溃疡面
3. 多吃维生素B族食物,少吃腌制烧烤食品
特别提醒:如果口腔溃疡超过一个月不愈合,或者黏膜出现硬结、肿物,务必立即就医。
很多人问"能不能",这要分情况:像普通口腔溃疡可能反复发作,但癌前病变经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发展。治疗费用方面,普通黏膜病药物一般在几十到几百元不等,若需激光治疗单次约500-1500元,具体要根据病情程度和治疗方案而定。
后强调:口腔黏膜病早发现早治疗关键。下次发现口腔异常时,别急着喝凉茶降火,先去正规医院做个检查更稳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