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牙疼不是病,疼起来真要命”,当蛀牙悄悄侵蚀你的牙齿时,补牙就成了直接的解决办法。但面对五花八门的补牙材料和诊所报价,很多人心里直打鼓:补牙到底该花多少钱?会不会被坑?今天,我们就用直白的大实话,帮你捋清补牙的门道。
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:玻璃、复合树脂和嵌体。就像装修选瓷砖,不同材料价格能差好几倍。玻璃便宜,一颗100-300元,但耐磨性差,适合临时修补或儿童乳牙;复合树脂是主流选择,300-800元/颗,颜色接近真牙;而嵌体属于“私人订制”,要1500元起步,适合大面积缺损的牙齿。
偷偷告诉你个行业秘密:有些诊所打出“进口纳米树脂”的噱头,其实和普通树脂差别不大,价格却翻倍。认准药监局批准的材质,别为营销话术买单。
如果你刷牙时突然“倒吸一口凉气”,或者吃甜食时牙齿发酸,八成是蛀牙在。早期蛀牙不痛不痒,等发展到牙髓炎,补牙就来不及了,只能做更贵的根管治疗。记住这个自检口诀:黑线警告、凹陷危险、疼痛晚期。
有个真实:李女士发现牙上有黑点没在意,半年后疼到睡不着,后多花了4000块做牙冠。牙医提醒:哪怕只是牙缝发黑,也要尽早检查,小洞不补,大洞吃苦。
现在满大街都是牙科诊所,怎么挑靠谱的?首先看消毒间是否,器械是否密封包装——这点很多网红诊所都做不到;其次看医生资质,要求出示《医师执业证书》;后别光比价格,有些套餐用的是淘汰材料,后期容易脱落。
建议先团购个几十块的检查套餐,让医生用探针和口镜仔细检查,拍个牙片更保险。千万别一上来就做398元的“德国3D扫描”,90%的情况根本用不上。
刚补完牙别急着啃排骨!树脂材料需要24小时完全固化,当天好吃温软的饭菜。之后要特别注意:避开红酒、咖啡等容易染色的食物;使用含氟牙膏强化牙齿;每半年检查一次补牙材料是否老化;如果出现咬合不适,72小时内回去调整。
很多人在这一步栽跟头:先生补牙后继续用牙签剔牙,结果两个月材料就崩了一块。牙医建议改用牙线或冲牙器,既能清洁又不会伤到补牙边缘。
Q:补牙要磨掉好牙吗?
A:只去除腐坏部分,现在都是微创操作,好牙组织尽量保留。
Q:孕期能补牙吗?
A:4-6个月是相对期,但要提前告知医生怀孕情况。
Q:补过的牙还会再蛀吗?
A:会!边缘处容易复发,所以每天要用牙线清洁接缝。
Q:能报销吗?
A:基础材料可以部分报销,美容修复类项目需自费。
Q:一颗牙反复补会坏吗?
A:修补超过3次就要考虑做牙冠,否则容易碎裂。
后提醒大家:预防永远比治疗划算。每天刷牙两次、用一次牙线、每年洗牙一次,能省下未来90%的补牙费用。如果你的牙齿已经开始“”,不妨预约个检查,早补早轻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