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冰激凌突然牙齿酸痛?这些小信号可能是口腔在向你求救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想和大家那些容易被忽略却关重要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。
很多人觉得看牙医是牙齿疼到受不了才需要做的事,其实就像汽车要定期保养一样,我们的口腔更需要日常呵护。下面这些实用建议,都是我采访多位口腔科后总结的"黄金法则"。
先做个测试:你平时是横着使劲刷牙齿吗?这可能是伤牙的常见错误。正确的巴氏刷牙法其实很简单:牙刷斜45度对准牙龈沟,小幅震动清洁。记住"333原则":每天3次、每次3分钟、饭后30分钟内刷牙。特别提醒晚上那次重要,睡眠时唾液分泌减少,细菌会加倍繁殖。
去年遇到个28岁的设计师,长期加班后倒头就睡,结果半年内需要做5颗牙的根管治疗。现在他手机里设了个"刷牙闹钟",再忙也会认真刷满2分钟。
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剩下的40%牙缝区域全靠牙线。很多人抱怨"用牙线出血",其实恰说明牙龈已经发炎。就像刚开始健身会肌肉酸痛一样,坚持一周后出血情况就会改善。
建议初学者使用膨胀牙线,遇唾液会变蓬松更易操作。实在掌握不了技巧的,可以考虑水牙线,但要注意调节水压避免损伤牙龈。
"我每天刷牙很认真,不用洗牙吧?"这是门诊常听到的误解。再好的牙刷也清理不掉已经形成的牙结石,就像烧水壶里的水垢需要清理。建议每6-12个月洗牙一次,不仅能预防牙周病,还能早期发现龋齿。
特别提醒吸烟、喝咖啡的朋友,色素沉着会加快牙菌斑堆积。上周有位40岁的茶艺师,二十年没洗过牙,结果超声波洁治花了整整两个小时。
你知道牙齿怕的不是糖,而是"隐形糖"吗?奶茶、果汁、酸奶里的糖分比糖果更危险,因为它们会长时间附着在牙齿表面。建议用吸管喝酸性饮料,喝完及时漱口。
有个有趣的发现:爱吃奶酪的人往往蛀牙较少,因为奶酪能中和口腔酸性环境。不妨把下午茶饼干换成奶酪块,既补钙又护牙。
后也是重要的一点:每年做次口腔检查。现代牙科显微镜能发现米粒大小的早期龋坏,这时处理只需要简单补牙。如果拖到牙疼才就诊,很可能就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建议家长在孩子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就开始口腔检查,很多咬合问题在替牙期就能早期干预。认识的一位儿科牙医经常说:"给孩子好的礼物,就是一口不需要整形的牙齿。"
其实口腔保健没那么复杂,贵在坚持正确方法。从今天开始,给自己的牙齿订个健康计划吧。记住,现在花在预防上的每一分钟,都可能为你省下未来治疗的好几个小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