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都知道,孩子次喊牙疼时有多揪心。上周邻居家5岁的豆豆半夜哭醒,小脸肿得老高,送去急诊才发现是乳牙龋坏引发了牙髓炎。其实这种情况完避免——今天我们就来,如何从颗乳牙开始,为孩子打好口腔健康的基础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",这个观念得改改了。乳牙从6个月萌出到12岁左右脱落,要服役整整6-10年。它们不仅影响咀嚼功能,还关系到颌骨发育和恒牙排列。我们接诊过的中,近40%的牙齿矫正问题都源于早期乳牙护理不当。
建议从颗乳牙萌出就开始清洁:初期用纱布蘸温水擦拭,2岁后换成儿童专用软毛牙刷。记住要选刷头不超过两颗门牙大小的牙刷,否则孩子容易恶心。
含着奶瓶睡觉、长期使用安抚奶嘴、爱吃手这三件事,堪称儿童龋齿的"三件套"。特别是夜奶,残留的乳糖整晚腐蚀牙齿,我们称之为"奶瓶龋"。有个2岁小患者,上门牙全部蛀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
建议:1岁开始训练用杯子喝水,1岁半逐步戒夜奶,3岁前停用奶瓶。如果孩子有吃手习惯,可以试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,比如玩需要双手的玩具。
这两项技术相当于给牙齿穿"防弹衣":涂氟能增强牙釉质抗酸能力,窝沟封闭则能堵住后牙容易藏污纳垢的沟隙。现在北京、上海等地的幼儿园已经开始涂氟服务。
具体建议:2岁起每半年涂氟一次,6岁左右做恒磨牙的窝沟封闭。注意刚做完窝沟封闭的牙齿,当天不要啃的食物。
很多家长都是孩子喊疼才来看牙,这时往往已经需要根管治疗了。其实儿童口腔检查有黄金时间表: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做检查,之后每3-6个月复查。
我们诊所推行"快乐看牙"计划时会特别注重两点:一是用儿童牙模等教具消除恐惧,二是采用技术。有个4岁小女孩本来吓得直哭,通过三次适应性体验后,现在能自己爬上牙椅配合检查了。
让孩子主动刷牙是场持久战。分享几个实用方法:买个沙漏计时3分钟,用"找细菌怪兽"的游戏引导;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试试菌斑染色片,刷不干净的地方会显色;亲子刷牙时间也很有效——家长和孩子对着镜子一起刷。
饮食上要注意:果汁的含糖量不比可乐低,酸奶好选无糖的。有个聪明妈妈把零食时间固定在正餐后半小时内,既满足孩子需求,又减少牙齿接触糖分的频率。
后提醒:如果发现孩子有口呼吸、磨牙、地包天等情况,建议尽早到儿童口腔科评估。别看这些小问题,可能影响孩子未来的脸型发育。记住,预防的花费永远比治疗便宜,孩子受的罪也更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