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口腔科医生教你:如何保护孩子的牙齿健康
上周在小区遛娃时,碰到邻居李姐急匆匆带着5岁的女儿去医院,原来孩子半夜突然牙疼得直哭。这种情况其实很常见,据统计,我国5岁儿童龋齿率高达70%以上。作为家长,究竟该如何科学保护孩子的牙齿?今天我们就来儿童口腔那些事儿。
一、0-6岁乳牙期关键护理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坏了没关系,反正要换牙",这个观念大错特错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发育,甚会影响孩子的面部发育和发音。
- 出牙期(6个月-2岁半):用纱布蘸温水清洁牙龈,颗乳牙萌出后就要开始刷牙
- 2-3岁:选择儿童专用软毛牙刷,豌豆大小的含氟牙膏
- 3岁后:可以教孩子自己刷牙,但家长需要再帮刷一遍
二、常见的三个护牙误区
在儿童口腔科门诊,经常会遇到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:
误区1:睡前喝奶不刷牙
奶渍残留在牙齿上整晚,极易形成"奶瓶龋"。建议喝完奶后用温水漱口,或者用纱布擦拭牙齿。
误区2:吃糖会直接导致蛀牙
关键不在于吃不吃糖,而在于糖分在口腔停留时间。建议集中时间吃,吃完及时漱口。
误区3:牙齿不疼就不用看医生
建议每3-6个月检查一次,很多牙齿问题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。
三、6-12岁换牙期特别注意事项
这个阶段孩子开始换牙,经常能看到小朋友门牙有个大大的缝隙,家长不用过度担心,这是正常的"丑小鸭期"。
需要特别关注的是:
- 新长出的六龄齿不会替换,要及时做窝沟封闭
- 换牙期间出现"双排牙"情况,要及时找医生处理
- 纠正咬铅笔、吮手指等不良习惯
医生的贴心建议:"给孩子准备一个有趣的刷牙计时器,培养2分钟刷牙习惯;每学期开学前做个口腔检查,就像给牙齿做体检。"
四、什么情况需要看儿童口腔科?
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:
- 牙齿有黑点或黑洞
- 刷牙时牙龈出血
- 牙齿排列明显不整齐
- 乳牙迟迟不掉阻碍恒牙生长
- 牙齿意外磕碰受伤
很多家长反映孩子看牙医会害怕,现在正规医院的儿童口腔科都会有卡通装饰,医生也经过专门的儿童行为管理培训,家长提前做好心理建设很重要。
保护牙齿从小做起
其实保护孩子牙齿并不复杂,关键是养成好习惯:每天早晚刷牙、定期检查、合理饮食。记住,一口好牙是给孩子好的成长礼物之一。下次带孩子去看牙医时,不妨问问医生适合自己孩子的个性化护牙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