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你可能已经和牙周病打了照面。作为口腔健康的"隐形",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有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别以为这只是小毛病,拖着不处理可能会让你提前"下岗"牙齿。
很多人发现牙齿松动才着急就诊,其实牙周病的发展像温水煮青蛙。刚开始可能只是牙龈发红、刷牙出血,这个阶段叫牙龈炎。如果继续忽视,炎症就会向深层发展,形成牙周袋,牙槽骨,这时候就升级为牙周炎了。
除了常见的牙龈出血,这些症状也要警惕:牙龈从粉红色变成暗红色;口腔持续有异味;牙齿看起来变长(其实是牙龈萎缩);吃东西使不上劲;牙齿莫名其妙松动。有吸烟习惯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妇都是牙周病的高危人群。
很多人对洗牙有误解,以为只是让牙齿变白。其实洁治能清除牙龈缘上下的菌斑结石,是防治牙周病的基础手段。建议健康人群每年洁牙1-2次,已有牙周问题的需要3-6个月复查。就像定期给汽车做保养,牙齿也需要维护。
牙周治疗通常需要3-4次系统护理,包括龈下刮治、根面平整等。但千万别以为做完治疗就万事大吉,家庭护理才是长期抗战。巴氏刷牙法、牙线使用、冲牙器辅助,这三件套一个都不能少。特别是晚上睡前清洁,比早晨更重要。
很多人觉得牙周病不痛不痒就拖着,等牙齿松动时往往已经失去佳治疗时机。牙槽骨一旦吸收很难再生,后期可能面临种植或修复的难题。记住:牙龈出血就是身体发出的警报,及时干预能省下大笔治疗费用。
选用小头软毛牙刷,每次刷牙不少于3分钟;牙线要像用牙刷一样成为习惯;控制烟酒和甜食;每半年让医生做个口腔检查。这些好习惯不仅能保护牙齿,还能减少全身疾病风险,毕竟口腔是健康的门户。
"洗牙会不会伤牙齿?"操作不会损伤牙釉质;"治疗很痛怎么办?"现在有舒适化治疗选择;"能吗?"早中期可以控制,晚期需要长期维护。关键是要找到的牙周科医师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牙周病防治是个系统工程,需要医患共同努力。下次刷牙见到血丝,别简单漱口了事,建议尽早到正规医疗机构做个详细检查。记住:保护好牙齿就是在为未来省钱,毕竟现在种颗牙的费用都够买好几个智能手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