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午吃饭塞牙,刷牙时牙龈出血,凑近镜子发现牙缝发黑……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去洁牙了。但很多人对洁牙存在误解,觉得"牙齿没坏就不用洗""洗牙会把牙缝变大"。今天我们就来洁牙这件事,告诉你为什么牙医建议每年少做一次洁牙。
洁牙的名称叫"龈上洁治术",简单说就是用超声波设备清除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、牙结石和色素沉积。很多人以为认真刷牙就够了,但牙刷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像牙龈边缘、牙缝这些死角,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顽固的牙结石。这些"石头"不仅会引发口臭,更是牙周病的罪魁祸首。
,预防牙龈出血。当牙结石堆积在牙龈边缘,会不断刺激牙龈组织,导致刷牙时出血。洁牙后1-2周,健康的牙龈就会重新紧贴牙根。
第二,阻止口臭源头。牙结石本身就是细菌的温床,这些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的硫化物,正是口臭的主要来源。临床观察发现,80%的口臭患者在洁牙后有明显改善。
第三,早期发现牙齿问题。在洁牙过程中,医生能及时发现早期的龋齿、楔状缺损等问题。比如邻面龋(牙缝间的蛀牙)在X光片都不易察觉,但洁牙时通过工具可以触诊发现。
第四,降低全身疾病风险。已有研究证实,牙周炎的细菌可能进入,增加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等风险。定期洁牙能有效控制口腔细菌总量。
第五,省下未来治疗费。相比几百元的洁牙费用,治疗牙周炎动辄需要上万元。提前预防永远是性价比高的选择。
误区一:洗牙会损伤牙釉质
正规操作的超声波洁牙头是圆钝的,通过高频振动震碎牙结石,不会直接接触牙齿表面。有些人洁牙后感觉牙齿变敏感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覆盖的牙根暴露导致的,一般1-2周就会适应。
误区二:洗牙会让牙缝变大
这是常见的误解。是:牙结石长期堆积会挤压牙龈,导致牙龈萎缩。清除结石后,原本被填满的牙缝自然显露出来。如果不及时洁牙,牙龈萎缩会越来越。
误区三:天天刷牙不用洗牙
再好的牙刷也难清理到牙龈下3mm的菌斑,这些隐蔽处的细菌会持续侵蚀牙槽骨。就像房间扫地再勤快,每年也需要一次大扫除。
如果你属于以下人群,建议每6个月做一次洁牙检查:
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要求查看洁牙机的消毒记录。操作前主动告知是否有心脏病、高血压等系统性疾病。洁牙过程中有轻微酸胀感是正常的,如果某个部位特别疼痛要立即举手示意。
洁牙后2小时内避免进食染色食物(如咖啡、酱油),一周内尽量用温水刷牙。少数人会出现短暂牙齿敏感,可以用牙膏辅助缓解。记住,定期维护永远比出了问题再补救更明智。
现在很多口腔机构都有团购洁牙套餐,价格在200-400元之间。别等到牙痛才想起牙齿健康,给你的口腔也安排个"年度体检"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