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近在后台收到不少关于牙套的:"钢牙套和隐形牙套哪个好?""30岁还能戴牙套吗?""为什么有人矫正要拔牙?"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用大白话牙套那些事,帮你少走冤枉路。

牙齿不齐不只是影响美观。咬合错位可能导致咀嚼效率下降,长期单侧咀嚼可能引发大小脸;拥挤的牙齿清洁死角多,更容易出现龋齿和牙周病。通过牙套施加轻柔力,让牙齿慢慢到正确位置,这才是矫正的核心价值。

1. 传统金属牙套:性价比,适合复杂病例。托槽直接粘在牙齿表面,矫正力度,但可能磨嘴,复查频次较高。
2. 陶瓷托槽:远看像"半隐形",比金属托槽厚,染色后容易发黄,适合对美观有要求但预算有限的人群。
3. 隐形牙套:可自行摘戴的透明牙套,每两周更换一副。适合自律性强、矫正难度中等的上班族,但需要每天戴满22小时。
4. 舌侧矫正:托槽装在牙齿内侧,完全隐形但价格高,对医生技术要求严格,初期可能影响发音。
误区1:年龄大了不能矫正
牙齿靠的是牙槽骨改建,只要牙周健康,60岁也能做矫正。但成年人骨代谢较慢,矫正时间比青少年长半年到一年。
误区2:隐形矫正力度不够
现在的隐形牙套采用高分子材料,配合附件使用,对多数中度畸形明确,但对骨性龅牙可能仍需托槽辅助。
误区3:矫正必须拔牙
是否需要拔牙取决于牙量和骨量的匹配度。通过片切、扩弓等方式,现在约40%可实现不拔牙矫正。
误区4:牙套会导致牙齿松动
规范操作下,牙齿到新位置后通过保持器稳定,不会松动。但矫正期间避免啃硬物,防止托槽脱落。

重点看医生的正畸专科培训经历和完整库。建议面诊时带上既往牙片,问清楚:"我的病例难点在哪?""预计会出现哪些风险?"好的医生会详细解释方案原理,而不是单纯推销高价牙套。

初期3-5天可能出现牙齿酸胀,这是正常的骨改建反应,建议吃温软的粥类食物。金属托槽佩戴者备好正畸蜡,防止磨出口腔溃疡。隐形牙套用户记得随身携带收纳盒,避免用餐时丢失。无论哪种方式,都要用牙缝刷配合冲牙器清洁,否则容易堆积牙结石。
牙齿矫正是一场持久战,通常需要1.5-3年。过程中按时复诊、认真佩戴保持器比选择牙套类型更重要。关于矫正的任何疑问,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拍片检查,网传的"自行矫正教程"千万别尝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