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?这些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个警告。作为口腔健康的隐形,牙周病在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80%,但很多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问题的性。
牙周病不是简单的牙龈发炎,而是支撑牙齿的牙槽骨和牙龈组织遭到的慢性疾病。就像房子的地基被白蚁啃噬,牙齿会逐渐失去支撑。与蛀牙不同,牙周病造成的骨质流失是不可逆的,这就是为什么它被称为成年人牙齿缺失的"头号元凶"。
1. 刷牙敷衍了事:很多人只刷牙齿表面,忽略了牙龈边缘的清洁
2. 从不使用牙线:食物残渣在牙缝堆积,形成细菌温床
3. 吸烟成瘾:烟草会抑制牙龈循环,加速牙槽骨吸收
4. 长期熬夜:免疫力下降会让牙龈炎症更易发作
阶段:牙龈炎 - 牙龈红肿出血,但及时治疗可以完全
第二阶段:早期牙周炎 - 出现牙周袋,牙龈开始退缩
第三阶段:中期牙周炎 - 牙齿轻微松动,咀嚼无力
第四阶段:晚期牙周炎 - 牙齿明显移位甚脱落
对着镜子做个简单检查:
1. 观察牙龈颜色:健康的牙龈呈粉红色,发炎时呈暗红色
2. 按压牙龈:如果容易出血就要警惕
3. 检查牙齿松动度:用舌尖轻顶牙齿,感受是否有异常晃动
牙医会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措施:
- 超声波洁牙清除牙结石
- 龈下刮治处理牙周袋内菌斑
- 在病例中可能需要牙龈手术
在家护理要特别注意:
✓ 选择软毛牙刷和含氟牙膏
✓ 每天使用牙线或冲牙器
✓ 每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
✓ 每年少进行1-2次洁牙

误区一: "牙龈出血是上火,喝凉茶就行" - 这很可能是炎症表现
误区二: 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 - 牙缝是因为原先被牙结石填满
误区三: "牙齿松动只能拔掉" - 早期干预可以保住很多牙齿
建议从30岁起就要建立"口腔年检"意识,就像每年体检一样重要。记住:牙周组织一旦就难以完全,但及时发现和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发展。下次刷牙时多花2分钟认真清洁牙龈线,你的牙齿会感谢这个好习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