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孩子的牙齿健康是每个家长都关心的问题。从乳牙萌出到恒牙替换,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牙齿问题。很多家长疑惑:孩子什么时候该做次牙科检查?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牙齿矫正的佳时机是什么?本文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,为您解答这些常见问题。

美国儿童牙科学会建议,孩子在颗乳牙萌出后6个月内,或晚不超过1周岁就应该进行牙科检查。早期检查能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口腔护理方法,医生也会评估孩子的龋齿风险。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反正要换",往往等到孩子喊疼才就医,这时可能已经发展到需要根管治疗的程度。

临床上经常遇到这种情况:3岁孩子满口蛀牙,家长却说"等换牙就好了"。实际上,乳牙早失可能导致恒牙排列不齐、颌骨发育异常。的乳牙根尖周炎还可能影响恒牙胚发育。现在儿童牙科有微创治疗技术,像激光去腐、臭氧治疗等方式,能大限度减少孩子的不适感。
不是所有牙齿不齐都需要立即矫正,但出现这些情况要特别注意:7岁前乳牙早失、长期口呼吸、明显"地包天"或"龅牙"、咬合时上下牙无法接触。建议7岁左右做次正畸评估,有些骨骼性问题需要在这个黄金期进行干预。现代儿童早期矫治采用的矫治器,每天只需佩戴10-12小时,不影响日常生活。

每天两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(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,3-6岁用豌豆大小);控制高糖饮食,尤其要避免夜间奶睡;每3-6个月做一次涂氟;6岁后及时做窝沟封闭。这些措施能预防80%以上的儿童蛀牙。很多家长不知道,涂氟和窝沟封闭已纳入部分地区的范围。

选择专门的儿童牙科诊所,那里通常有温馨的环境和儿童专用设备。就诊前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片让孩子了解看牙过程。避免使用"不打针""不疼"这类可能适得其反的暗示语言。治疗中可以采用镇静、STA麻醉等技术减轻不适。完成治疗后适当鼓励,但不要把看牙和物质奖励过度挂钩。
儿童牙齿问题具有阶段性特征,3岁前重点预防奶瓶龋,6-8岁关注六龄齿保护,9-12岁留意换牙情况。建议建立专属牙齿档案,定期跟踪发育情况。如果发现异常,早干预往往能用简单的方法解决问题。选择儿科牙医时要查看是否具备儿童口腔治疗专项资质,这类医生更擅长与孩子沟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