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疼起来真要命!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半夜被牙痛惊醒,半边脸肿得像馒头,连喝水都成了折磨。这很可能是牙体牙髓病在作祟。作为牙齿健康的“后防线”,牙体牙髓治疗不仅能,更能挽救濒临拔除的牙齿。今天我们就来,哪些情况需要做牙体牙髓治疗,以及现代医学如何帮我们保住天然牙。

牙齿看似坚硬,其实内部藏着柔软的牙髓。当蛀牙突破牙釉质和牙本质,细菌就会入侵牙髓腔,引发剧烈疼痛。除了龋齿,牙隐裂、楔状缺损、外伤撞击等都可能伤及牙髓。初期可能只是冷热敏感,但随着感染加重,会出现自发痛、夜间痛,甚引起根尖周炎、颌骨感染等并发症。
如果出现以下情况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: 1. 吃冷饮或热食时牙齿刺痛持续10秒以上 2. 没有任何刺激时牙齿突然抽痛 3. 咬合时某个牙齿明显酸胀 4. 牙龈上鼓起小脓包 很多患者误以为“忍忍就不疼了”是好转,其实可能是牙髓坏死的表现,反而更危险。

现在的牙体牙髓治疗早已告别“钻牙恐惧”。在局部麻醉下,医生会用比头发丝还细的器械清理感染牙髓,并用生物相容性材料严密填充根管。整个过程在显微镜辅助下完成,精度达到微米级。治疗后建议做全瓷冠保护,这样处理过的牙齿能用十几年甚更久。

Q:根管治疗要跑好几趟? A:现在大多数单根牙可以一次完成,复杂病例可能需要2-3次,具体根据炎症程度决定。
Q:治疗后牙齿会变脆吗? A:去髓后的牙齿确实强度下降,所以需要做牙冠保护,就像给牙齿戴上“盔”。
Q:能拖到不疼了再治吗? A:疼痛缓解可能是牙髓坏死,感染仍在扩散,早治疗能避免拔牙风险。

预防牙体牙髓病其实很简单:每天刷牙两次,学会用牙线清理牙缝,每年洗牙一次。特别提醒爱吃甜食的朋友,碳酸饮料、蛋糕等含糖食物会持续软化牙釉质。如果已经做过根管治疗,避免用治疗牙咬硬物,定期复查能让牙齿“延寿”。
牙齿是陪伴我们几十年的“老伙计”,遇到问题及时就诊,现代牙科技术完全可以帮助大多数人留住天然牙。记住:牙痛不是病?痛起来真要命!这句老话恰恰说明,牙齿问题从来不是小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