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刷牙时总发现牙龈出血?吃苹果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很多人觉得牙龈红肿是小毛病,拖到牙齿松动才着急,其实牙周问题就像慢性病,越早治疗越省事。
二十多岁的白领小张就因为长期刷牙敷衍,确诊了中度牙周炎。医生说再不干预,三十岁前就可能面临掉牙风险。现在年轻人工作压力大、熬夜多,加上奶茶甜食不断,牙菌斑堆积速度比父辈快得多。数据显示,35岁以上人群中,近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。
早起嘴里发黏、口气重不一定是上火;牙龈从粉红变成暗红色;牙齿突然对冷热敏感——这些都是牙周炎的早期表现。更明显的症状包括牙龈萎缩、牙缝变大,甚牙齿轻微晃动。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牙医会用探针测量牙龈沟深度,3毫米以上就要警惕。
对于轻中度患者,洗牙+龈下刮治显著。现代超声波设备能清除牙龈下5毫米内的牙结石,配合抗菌冲洗,多数人治疗2-3次就能控制炎症。怕疼的朋友可以选择舒适化治疗,现在有激光辅助和镇静等方式。记得治疗后3个月内复诊,医生会根据愈合情况调整方案。
如果已经出现牙槽骨吸收,可能需要翻瓣手术配合骨粉植入。有位40岁的患者通过引导组织再生术,保住了原本要拔除的磨牙。目前还有PRF(富血小板纤维蛋白)等新技术,能加速创口愈合。关键是要找到的牙周科医生,制定个性化方案。
治疗结束后,医生会推荐适合的牙缝刷和冲牙器。记住刷牙要“斜45度震颤”,别像拉锯一样横刷。水牙线不能替代传统牙线,两者要配合使用。吸烟人群要特别注意,尼古丁会掩盖牙龈出血症状,等发现问题时往往更。
基础洁牙在200-600元之间,龈下刮治按颗收费,单颗80-150元不等。手术治疗费用确实较高,但相比种牙还是划算得多。部分地区可以报销部分项目,记得提前。比起花钱,更宝贵的是治疗时机——早干预能省下后面70%的费用。
下次刷牙时多关注下牙龈颜色,发现问题及时挂号。健康的牙周组织就像土壤,保护好它,牙齿这棵大树才能屹立不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