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蛀了个洞,吃饭总是塞牙,咬东西还隐隐作痛?这时候补牙就是直接的解决办法。但很多人一听到"补牙"就犯嘀咕:会不会疼?要花多少钱?哪种材料靠谱?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方式,把补牙这件事说清楚。
简单来说,补牙就是医生把牙齿上坏掉的部分清理干净,再用特殊材料把缺损填平。整个过程通常30-60分钟,如果蛀得不深,一次就能搞定。很多人担心的"钻牙"其实没那么可怕,现在都有局部麻醉,感觉就像牙龈被轻轻按了一下。
特别提醒:发现小黑点就要及时检查!初期蛀牙可能不痛不痒,但等发展到牙神经,治疗费用和时间都会翻倍。
补牙费用主要看材料和蛀牙程度,目前常见的三种材料:
1. 玻璃(适合小孩乳牙) 优点:能释放氟化物防蛀,价格亲民 缺点:强度一般,容易磨损 参考价:150-300元/颗
2. 树脂材料(使用广泛) 优点:颜色接近真牙,粘性强不易脱落 缺点:用久了可能轻微变色 参考价:300-600元/颗
3. 嵌体修复(针对大面积缺损) 优点:耐磨度高,使用寿命长 缺点:需要定制,价格较高 参考价:1500-4000元/颗
注意:以上价格仅供参考,具体要看地区医院水平和牙齿损坏程度。比如后牙承力大,可能建议用更好的材料。
• 蛀洞特别大,剩余牙体不足50% • 已经出现自发痛/夜间痛(可能需根管治疗) • 牙齿有隐裂或折裂 • 补过多次又再次脱落
遇到这些情况,医生可能会推荐做牙冠或者嵌体,虽然费用高点,但能更好保护牙齿。
1. 2小时内别吃东西,24小时内避免食物 2. 轻微敏感是正常的,一般1-2周会消失 3. 使用含氟牙膏,每天少刷牙两次 4. 牙线比牙签更适合清理补过的牙齿 5. 每半年洗牙时顺便检查补牙材料状态
误区一:"不疼就不用补" 事实:等感觉到疼时,往往已经伤到牙神经,治疗更复杂。
误区二:"补完就能随便啃硬物" 事实:再好的材料也比不上原生牙齿,开瓶盖、咬冰块这些习惯要改。
误区三:"便宜材料和贵的没区别" 事实:后牙区建议选强度高的材料,前牙区更侧重美观性。
后提醒:定期口腔检查才是省钱之道。早发现早治疗,既能少受罪,还能省下不少后续治疗费用。如果发现牙齿有黑线、冷热敏感,建议尽快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