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上喝冰咖啡突然牙齿一酸,照镜子发现小黑点——很多人都是这样突然意识到该补牙了。作为在口腔科工作10年的医美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补牙那些事,帮你避开选择困难症。
近有位广州的读者吐槽:"小区门口诊所补牙150元,医院收费600元,差别在哪?"其实价格差距主要来自三个方面:
材料成本差异就像手机贴膜,普通树脂材料每颗成本约80-120元,而高端流体树脂成本就要300元以上;医生的操作时间也影响价格,处理复杂龋齿可能需要1小时精细修补;医院还有严格的消毒流程和设备折旧成本。
现在常用的补牙材料主要有三种,适合不同情况:
1. 玻璃:价格亲民(150-300元),适合儿童乳牙或临时修补,但耐磨性较差,平均能用2-3年。
2. 普通树脂(300-600元):性价比之选,前牙后牙都能用,颜色接近真牙,正常使用5年左右。
3. 纳米树脂(600-1200元):目前较推荐的选择,更密实不易染色,后牙能用8年以上。上周有个设计师患者就选了这种,她说"既然要补就选耐用的"。
很多人害怕补牙是担心疼痛,其实现在技术已经很人性化。上周陪朋友去补牙,整个过程大概40分钟:先给牙龈涂表面麻醉膏(像吃薄荷糖的凉感),然后用橡皮障隔湿,去腐时会有轻微酸胀感(类似指甲刮黑板的不适),后用蓝光固化材料。真正有感觉的环节不超过10分钟。
发现牙齿有黑线但没感觉——佳修补期;喝冷水酸痛——龋坏接近牙神经;食物总塞牙缝——可能已经形成龋洞。特别提醒上班族,初期龋齿补牙只要300-500元,等伤到牙神经做根管治疗就要2000元起步了。
刚补完牙那周要当心:避免用补牙侧咬硬糖或冰块;喝完咖啡及时漱口防染色;使用牙线要轻柔。有个小技巧:很多诊所会咬合纸检查,一定要认真配合调试,否则容易出现咬合不适。
"补牙越贵越好"——前牙可以选美观材料,后牙更看重强度;"材料会掉是医生技术差"——其实与后期维护关系更大;"补完牙就一劳永逸"——平均5-8年需要检查更换。
后提醒大家,定期口腔检查比等牙痛再处理要省钱省心得多。下次看到牙齿上有小黑点,别犹豫,早处理少受罪。有具体牙齿问题也可以拍照私信我,帮你看看是否需要立即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