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孩子后牙表面出现那些深浅不一的"小沟壑",不少家长都会纠结:窝沟封闭到底该不该做?作为预防儿童龋齿有效的手段之一,这项技术已在推广50余年。今天我们就用直白的语言,说说这个价值几十块却能省下上万治疗费的小工程。
张开嘴摸摸大牙表面,那些凹凸不平的沟纹就像轮胎的花纹。这些天然形成的裂隙深可达1.5毫米,牙刷毛根本够不到底部。食物残渣躲在里面,就像在牙齿里建了个"细菌食堂",久而久之就会形成黑线状的窝沟龋。
窝沟封闭就是在清洗干净的牙面上,涂布一层流动的树脂材料。这层"隐形盔甲"会渗入每道沟隙然后固化,把细菌的粮道封死。整个过程不打针不磨牙,孩子含着糖果的功夫就能完成。
6-7岁是给孩子做窝沟封闭的黄金期,这时颗恒磨牙刚萌出,还没被蛀蚀。第二次机会在11-13岁,第二恒磨牙长出来的时候。很多家长误以为乳牙不用管,其实3-4岁也可以给乳磨牙做防护。
有个真实:8岁男孩小宇的牙齿表面已经开始泛黄,医生建议立即做封闭。家长犹豫了半年再来检查,原本只是浅表的色素沉淀已经发展成龋洞,后不得不做根管治疗。早花几十块防护和晚花几千块治疗,这笔账谁都会算。
正规机构的操作分五步走:1.用特殊刷子清洁牙面;2.涂抹酸蚀剂让牙面变粗糙;3.冲洗吹干后涂封闭剂;4.用蓝光照射固化;5.检查咬合并抛光。全程10分钟左右,孩子可能会觉得嘴巴一直张着有点累。
要注意的是,如果牙齿已经出现龋坏或者窝沟特别浅,就不适合做了。有些机构鼓吹"纳米封闭""进口材料",其实医用树脂材料国内外差距不大,关键是操作是否规范。
在医院,单颗牙费用通常在80-150元,私立机构可能在200-400元。差价主要在于前期检查、辅助设备和后续服务。有些套餐会包含3个月后的复查,这个比较实用。
要警惕两种极端:一种是路边摊几十块的"快速封闭",很可能省略酸蚀步骤导致脱落;另一种是包装成高端项目的天价套餐,其实用的都是同样的基础材料。
1.做的时候会疼吗?
就像指甲涂护甲油的感觉,全程。敏感的孩子可能不太喜欢器械在嘴里操作,可以提前做心理建设。
2.能管多久?
一般维持3-5年,每年检查时医生会用探针检查是否脱落。就算掉了部分,剩余材料依然能起到保护作用。
3.做完就能随便吃糖了吗?
封闭不是免死!还是要坚持早晚刷牙,尤其要教会孩子使用牙线清洁牙缝。
4.大人能做吗?
成年人深窝沟也可以做,但不如儿童明显。因为成年人的窝沟多已被磨平,或已有轻微龋坏。
5.能报销吗?
部分地区已将青少年窝沟封闭纳入公共卫生项目,可以当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
如果发现封闭剂整块脱落、牙齿出现冷热敏感、咬合不适,或者牙龈起脓包,要尽快预约复查。平时可以让孩子咬合染色片自查,封闭完好的牙齿不会留有颜色。
后提醒各位家长:窝沟封闭+含氟牙膏+定期涂氟,才是预防蛀牙的"铁三角"。与其等孩子疼得睡不着觉再治,不如花点小钱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