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带孩子去看牙医的家长越来越多了。我邻居小李上周还跟我抱怨,她家6岁的儿子半夜牙疼得直哭,第二天赶忙去医院,结果医生说好几颗乳牙都蛀坏了。其实像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避免,今天我们就来关于儿童牙齿治疗的那些事。
很多家长觉得"乳牙迟早要换,坏了也没关系",这其实是个误区。乳牙的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而且儿童牙齿有几个特点:
1. 牙釉质比薄,更容易被细菌侵蚀
2. 孩子爱吃甜食,刷牙又不认真
3. 很多小朋友有含着奶瓶睡觉的习惯
4. 家长往往等到孩子喊疼才重视
我见过太多家长等孩子疼得受不了才来就医,这时候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增加。
根据门诊数据,儿童常见的有以下4种牙齿问题:
蛀牙:占儿童口腔问题的70%以上,特别是后牙的窝沟部位。
牙齿不齐:现在孩子普遍吃得精细,颌骨发育不足导致的牙列拥挤很常见。
牙齿外伤:小朋友运动玩耍时容易磕碰到牙齿。
牙齿发育异常:如多生牙、缺牙等先天问题。
这里要特别提醒,3岁前好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睡觉,那个"奶瓶龋"真的很难处理。
建议家长记住这几个时间节点:
1. 颗牙萌出后:就可以开始定期检查,一般6个月左右
2. 3岁前:建立完整的乳牙列,这时要检查咬合情况
3. 6-7岁:批恒牙萌出,窝沟封闭的佳时机
4. 10-12岁:乳恒牙替换完成,矫正评估的黄金期
当然,如果发现牙齿有黑点、孩子经常说牙疼、牙龈红肿等情况,要立即就医。
带孩子看牙医,家长要注意这几点:
心理准备:提前和孩子沟通,不要用"打针"、"拔牙"吓唬孩子。现在儿童牙科都有专门的安抚方法。
选择机构:儿童牙齿治疗和有不同,要找有儿牙专科的医疗机构。
治疗方式选择:现在儿童补牙有很多技术,的蛀牙也可以做预成冠保护。
后续护理:治疗后要按照医嘱做好口腔清洁,定期复查很重要。
预防永远比治疗重要,分享几个实用建议:
1. 正确刷牙:3岁前家长帮孩子刷,6岁前要,使用含氟牙膏
2. 控制甜食:特别是黏性糖果和碳酸饮料
3. 定期涂氟:每3-6个月一次,能显著降低蛀牙率
4. 窝沟封闭:6-8岁做恒磨牙的窝沟封闭
5. 使用牙线:邻面蛀牙往往从牙缝开始
孩子有一口好牙,不仅能好好吃饭,还能自信微笑。作为家长,我们要帮助孩子从小建立良好的口腔护理习惯,定期带孩子做牙齿检查,发现问题及时治疗。
记住,保护牙齿不是等出了问题才重视,而是要从颗牙开始就用心呵护。您家孩子的牙齿近检查了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