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什么?5个症状自测和预防方法|科普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膏泡沫带血丝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?这可能是牙周病给你的警告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这个悄悄毁掉牙齿的"隐形"到底怎么回事。
你知道吗?35岁以上人群中,近90%存在不同程度的牙周问题,而大多数人直到牙齿松动才意识到性。
一、牙周病发展的三个阶段
1. 牙龈炎阶段(可逆期)
当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,你会看到:
- 刷牙时牙龈出血(常见信号)
- 牙龈颜色变深红
- 偶尔有口臭现象
这时只需洁牙+正确刷牙就能完全。
2. 早期牙周炎(黄金干预期)
细菌开始牙槽骨,会出现:
- 牙龈萎缩,牙齿看起来变长
- 牙齿对冷热敏感
- 牙缝逐渐变大
此时需要深度清洁治疗,还能控制病情发展。
3. 中重度牙周炎(不可逆期)
牙槽骨流失超过50%时:
- 牙齿明显松动
- 牙龈红肿流脓
- 牙齿自动移位
这个阶段可能面临拔牙风险,治疗复杂且费用高昂。
二、5个居家自测方法
- 刷牙测试:观察牙刷毛是否经常带血丝
- 牙龈颜色:健康牙龈呈淡粉色,发红则是警报
- 牙签测试:轻压牙龈沟,有出血就要警惕
- 牙齿松动度:用舌尖轻顶牙齿检查是否晃动
- 口气检测:长期口臭可能是细菌滋生的信号
三、预防牙周病的4个关键
正确刷牙
选用软毛牙刷,巴氏刷牙法(45度角震颤),每次少2分钟
善用牙线
每天1次清洁牙缝,能清除40%牙刷够不到的菌斑
定期洗牙
每半年到一年清洁一次,去除顽固牙结石
控制血糖
糖尿病患者更易患牙周病,需特别注意口腔护理
四、常见误区解答
- "洗牙会让牙缝变大"?
- 这是典型误解!牙缝变大是因为洗掉了原本堵塞在缝隙中的牙结石,暴露出早已存在的牙龈萎缩问题。
- "牙龈出血应该避开出血部位刷牙"?
- 恰恰相反,出血部位更需要轻柔但地清洁,否则菌斑堆积会加重炎症。
记住:牙周病就像沉默的土壤流失,当你发现牙齿松动时,往往已经失去了一半以上的支撑骨。从今天开始,照镜子时多看一眼牙龈颜色,刷牙时留心是否出血——这些细微的观察可能挽救你未来的牙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