刷牙时牙刷上有血迹?吃苹果总留下血印子?这些可能不是简单的"上火",而是牙周发出的求救信号。作为从业10年的医美健康编辑,今天就用直白的语言告诉你:牙周治疗不是牙医的创收项目,而是真正的口腔健康刚需。
健康的牙龈应该像新鲜草莓般粉嫩紧实,如果变成暗红色还容易出血,就像被踩烂的草莓,说明牙龈已经发炎。早期牙周炎造成的牙龈出血,通过洁治(俗称洗牙)就能解决。但很多人觉得"出血是刷牙太用力",结果牙结石越积越多,终发展成需要刮治的中重度牙周炎。
长期顽固性口臭,70%以上来源于牙周问题。牙结石和发炎的牙龈会形成细菌的"地下堡垒",这些微生物分解食物残渣时产生的硫化物,比隔夜的臭豆腐味道还冲。普通的漱口水治标不治本,只有清除牙周袋内的菌斑才能。
"人老了掉牙很正常"是大误区。40岁就出现牙齿松动,多半是牙槽骨被炎症"吃掉"了。就像树根周围的土被掏空,再粗壮的大树也会倒。及时的牙周治疗能控制骨吸收,很多患者治疗后松动牙重新稳固,根本不需要拔牙。
当牙根因为牙龈萎缩暴露出来,喝凉水都像触电。别急着买感牙膏,先检查是否牙周炎导致牙龈下移。通过膜龈手术等治疗,不仅能解决敏感问题,还能防止牙齿因为失去牙龈保护而加速脱落。
突然发现牙缝里能塞进芝麻粒?这不是食物残渣撑大的,而是发炎的牙周组织萎缩导致的。放任不管会形成恶性循环:牙缝越大越容易积攒食物,细菌繁殖又加重牙周。
1. 基础治疗:超声波洁治+手工刮治,相当于给牙齿做"深度大扫除",一般分2-4次完成
2. 药物治疗:局部放置缓释抗菌凝胶,像给牙龈打"针"
3. 手术治疗:对深牙周袋进行翻瓣清创,类似"微型路基修复工程"
4. 维护治疗:每3-6个月复查,相当于牙齿的"定期保养"
× 洗牙会把牙缝洗大(牙缝本就是被牙结石填满的)
× 治疗一次就能(慢性病需要长期管理)
× 不出血就不用复查(细菌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繁殖)
× 种牙前不用治牙周(相当于在沼泽地上盖房子)
软毛牙刷45度角刷牙龈边缘,巴氏刷牙法比用力横刷有效10倍;牙线要用"拉锯式"进入牙缝,而不是生硬往下压;冲牙器不能替代刷牙,但能冲走牙龈线下的残渣。记住:再贵的电动牙刷,也不如正确的使用手法重要。
后说句掏心窝的话:牙周治疗就像消防演习,平时觉得多余,等真着火了才知道它的价值。那些说"牙周治疗是智商税"的人,多半还没到牙齿摇摇欲坠的那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