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,主要影响牙齿周围的支持组织,包括牙龈、牙槽骨和牙周膜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可能导致牙齿松动甚脱落。很多人以为牙周病只是“牙龈出血”,但实际上它的危害远不止于此。那么,牙周病有哪些典型症状?又该如何预防和治疗呢?今天就来为大家详细解答。

牙周病早期症状容易被忽视,但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以下表现:
1. 牙龈红肿出血: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是常见的早期信号,很多人误以为是“上火”,其实可能是牙龈炎的征兆。
2. 口臭或异味:牙菌斑和牙结石堆积会滋生细菌,导致持续性口臭。
3. 牙龈萎缩:随着炎症加重,牙龈会逐渐退缩,牙根暴露,牙齿看起来变长。
4. 牙齿松动或移位:晚期牙周病会牙槽骨,导致牙齿松动、移位,甚脱落。
如果发现以上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医院检查,避免病情恶化。
牙周病主要分为两类:
牙龈炎:仅牙龈组织发炎,及时治疗可完全。表现为牙龈红肿、易出血,但牙槽骨尚未受损。
牙周炎:炎症已蔓延牙周深层组织,伴随牙槽骨吸收。若不干预,终会导致牙齿脱落。
需要注意的是,牙周炎通常是牙龈炎发展而来,因此早期干预关重要。
以下人群需特别注意口腔健康:
1. 口腔清洁不到位者:牙菌斑长期堆积是牙周病的主因。
2. 吸烟人群:烟草会抑制牙龈循环,加重病情。
3. 糖尿病患者:血糖控制不佳者更易并发牙周感染。
4. 孕妇:激素变化可能引发“妊娠性牙龈炎”。
5. 中老年人:随年龄增长,牙周组织抵抗力下降。
治疗方案需根据病情程度制定:
基础治疗:适用于早期患者,包括洗牙(龈上洁治)、龈下刮治等,清除菌斑和牙结石。
药物治疗:配合使用抗菌漱口水或局部涂抹药物控制炎症。
手术治疗:针对中重度患者,可能需进行牙龈翻瓣术、骨移植等修复受损组织。
治疗后需定期复查,一般每3-6个月进行一次清洁。
预防胜于治疗,做好以下几点能有效降低患病风险:
1. 每天刷牙两次,每次少2分钟,配合牙线清洁牙缝。
2. 选择软毛牙刷,避免横向用力刷牙导致牙龈损伤。
3. 每半年到一年洗牙一次,清除顽固牙结石。
4. 戒烟并控制血糖,减少诱发因素。
5. 发现牙龈出血及时就诊,别等小问题拖成大毛病。
洗牙会让牙缝变大吗?
不会。洗牙后感觉牙缝变大,其实是原本被牙结石填满的缝隙显露出来,不及时清理反而会加速牙龈萎缩。
牙周病能吗?
早期牙龈炎可完全,但已的牙槽骨不可逆。治疗目标是控制炎症、阻止病情进展。
治疗费用高吗?
早期基础治疗费用较低,若需手术则费用增加。越早治疗,花费越少。
如果怀疑自己有牙周病问题,建议到正规口腔医院挂号牙周专科,由医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