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你发现牙齿上有小黑点或吃东西时突然酸痛,很可能已经患上龋齿。作为口腔科常见的治疗项目,龋齿填充(俗称补牙)每年帮助数百万人挽救牙齿。但很多人直到牙痛难忍才就医,反而错过佳治疗时机。今天我们就用通俗的语言,说说关于补牙那些事。
早期龋齿往往不痛不痒,但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特别注意:咬合时特定位置酸软、吃冷热食物有短暂刺痛、牙齿表面出现褐色斑点或肉眼可见的龋洞。容易被忽视的是邻面龋(牙缝间的蛀牙),通常需要拍片才能发现。
建议每半年做一次口腔检查,就像定期体检一样重要。千万别等夜间剧痛才就诊,那时可能已经伤及牙髓,需要做根管治疗了。
目前常用的三种材料各有特点:银汞合金坚固耐用但影响美观;玻璃能释放氟化物预防继发龋;树脂材料颜色接近真牙,适合前牙修复。具体选择要结合龋洞位置、大小以及个人需求,医生会给出合适建议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些小诊所宣传的"纳米补牙""钻石填充"纯属商业噱头,认可的填充材料根本不存在这些夸张名称。
标准的补牙流程其实很简单:先通过口腔检查确定龋坏范围,局部麻醉后去除腐质,消毒后填充材料,后调整咬合。前牙修复还会多一步颜色比对环节,让补牙部位与原生牙色泽协调。
整个过程基本30分钟内完成,只有去除腐质时可能有轻微酸胀感。现在很多机构配备橡皮障隔离系统,能避免操作中产生不适感。
刚补完牙2小时内不要进食,24小时内避免用补牙侧咀嚼硬物。树脂材料完全固化需要时间,立即吃东西可能导致填充物脱落。如果出现持续疼痛或填充物松动,务必及时复诊。
日常护理建议使用含氟牙膏,配合牙线清理牙缝。特别注意补牙边缘处容易堆积菌斑,刷牙时可多停留几秒。
很多人认为"小洞不补,大洞不苦",其实龋齿不会自愈,越早治疗创伤越小。还有患者担心"补牙会磨掉好牙",实际上医生只会清除发黑的腐质。于"补牙材料有毒"的说法更不成立,所有医用材料都经过严格质检。
记住:一次规范的龋齿填充可以保持5-8年,但前提是选择正规医疗机构。那些"终身保修"的,听听就好。
每天刷牙两次、使用牙线、控制甜食摄入才是根本。对于儿童和易龋体质者,可以定期做涂氟处理。已经补过牙的朋友,建议每年检查一次填充体状态,及时发现边缘微渗漏等问题。
牙齿问题无小事,及时规范的龋齿治疗不仅能解除疼痛,更能避免后续更复杂的治疗。看完这篇文章,如果发现自己有类似症状,建议尽早到正规口腔机构检查。